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微信扫描二维码

进入报告厅H5

关注报告厅公众号

101

从稀缺性到规模化:能源新经济学(牛津大学新能源研究中心)

# 新经济学 大小:2.19M | 页数:55 | 上架时间:2025-04-30 | 语言:英文

从稀缺性到规模化:能源新经济学(牛津大学新能源研究中心).pdf

从稀缺性到规模化:能源新经济学(牛津大学新能源研究中心).pdf

试看10页

类型: 行研

上传者: ZhangShien

出版日期: 2025-04-30

摘要:

全球能源格局正在经历重大变革,颠覆了数十年来围绕资源稀缺性构建的经济思维。与化石燃料不同——化石燃料是从有限且地理位置固定的矿藏中不断开采出来的——可再生能源围绕着制造技术展开,这种技术能够获取几乎免费且取之不尽的资源。这使我们的经济框架从霍特林法则(稀缺性导致成本上升)转向了学习曲线模型(成本随着累计产量的增加而下降),从而形成了与传统能源经济学相悖的通缩趋势。这种累积生产——形成了一条与传统能源经济学相悖的轨迹。虽然全球各地的太阳能辐射和风能资源禀赋各不相同,但地理偶然性已不再从根本上决定能源财富;取而代之的是技术创新、制造规模和先发优势决定了市场领导者,造就了“赢家通吃”的态势,中国在太阳能光伏和电池制造领域的主导地位就是典型例证。能源安全的概念从对燃料进口的依赖转变为对进口设备的依赖,这使得国内生产能力以及有韧性的供应链成为国家利益的关键所在,并推动全球范围内产业政策的复兴。在这一范式下,风险的本质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化石燃料系统中波动的能源价格、集中的资源控制以及环境影响,转向了包括关键矿产获取、电网灵活性需求、储能解决方案以及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的土地利用规划等新的考量因素。市场设计经历了哲学层面的变革。随着旨在为开采的商品定价的化石燃料市场让位于必须容纳近乎零边际成本资源、奖励灵活性并优先考虑整合的清洁能源市场,能源领域的颠覆正在发生。可再生能源通过“产消者”模糊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传统界限,同时通过电气化和数字化将此前分离的部门整合起来。这些不断演变的系统边界产生了新的涌现行为,这需要对市场设计和监管采取新的方法——标志着从基于稀缺性的能源范式向以规模和丰富性为特征的范式决定性转变。

展开>> 收起<<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ZhangShien

相关报告

更多

浏览量

(17)

下载

(4)

收藏

分享

购买

5积分

0积分

原价5积分

VIP

*

投诉主题:

  • 下载 下架函

*

描述:

*

图片:

上传图片

上传图片

最多上传2张图片

提示

取消 确定

提示

取消 确定

提示

取消 确定

积分充值

选择充值金额:

30积分

6.00元

90积分

18.00元

150+8积分

30.00元

340+20积分

68.00元

640+50积分

128.00元

990+70积分

198.00元

1640+140积分

328.00元

微信支付

余额支付

积分充值

填写信息

姓名*

邮箱*

姓名*

邮箱*

注:填写完信息后,该报告便可下载

选择下载内容

全选

取消全选

已选 1